进一步夯实国有资本,明确国有企业资本补充的条件、标准和资金渠道,支持国有企业通过增加资本积累、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本、充实资本实力、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
中方将向非方提供总计200亿美元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和其他信贷额度,重点支持非洲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创造更多社会和经济效益。中非双方在公共卫生领域开展了包括派遣医疗队员、提供医疗物资、建设友好医院、开展短期巡诊等在内的广泛合作,拥有良好合作基础。
非方高度关注改善妇幼等弱势群体生活状况,非盟《2063年议程》致力于彻底解决儿童体重不足率,提升妇女对经济部门的参与水平。中方还将在遵循多边规则和程序的前提下,推动非洲国家更好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资源,多渠道募集资金。实施头雁计划,为非洲培训1000名精英人才。支持设立100亿美元的中非开发性金融专项资金和50亿美元的自非洲进口贸易融资专项资金。非洲正处于人口红利潜力期,迫切需要提高青年劳动技能,增加有效就业,将潜在人口红利转化为现实发展动力,推动非洲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非盟《2063年议程》提出了2045年实现区内贸易占全非贸易比重增至50%、全非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增至12%的发展目标。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同非洲共同实施产业促进、设施联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八大行动,绘就了新时代中非关系的发展蓝图,开启了新时代中非合作的宏伟篇章。中方将在埃塞俄比亚援建中非竹子中心,开展竹子种植和培育研究,深入开发竹子在食品、家具、建筑、纺织、造纸及医药等方面的综合价值。
七是实施人文交流行动。中方已在塞拉利昂、几内亚等国援建了一批中非友好医院,为帮助非方改善医疗条件发挥了积极作用。――实施头雁计划。中方将更好发挥中非发展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和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作用,引导其向民营企业对非投资倾斜。
继续加强和非洲国家本币结算合作,发挥中非发展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和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作用。中方将在此基础上,与非方加强对口医院交流合作,继续实施有关义诊活动,打造更多卫生援非品牌,同时加大医疗队巡诊力度,为非洲民众提供更高水平、更有针对性的专科医疗服务。
中方将继续支持非洲现有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发展,并在编写汉语课程大纲、开发本土汉语教材、培养本土汉语教师等方面提供帮助。鉴此,中方将在贸易便利行动项下,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与非洲开展合作:――扩大自非进口。中国与非洲各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减贫等方面面临相似的发展任务。中方将稳步推进中非环境合作中心建设,与非洲国家开展环境政策交流对话,推进中非环境产业与技术信息交流合作,联合开展环境研究项目。
中方将设立中国非洲研究院,同非方开展人文和社会科学、发展经验等领域交流,就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中国家发展道路、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等前沿课题进行深度研究,定期举办研讨会、发表学术报告、开展学者互访,与非方共同创办《中国-非洲学刊》等研究期刊,未来三年资助50项中非共同专题研究项目。支持非洲单一航空运输市场建设,开通更多中非直航航班。2019-2021年,中方将在非洲实施50个农业援助项目,重点帮助非洲提高玉米、水稻、小麦、木薯、苔麸、棉花等农作物产量。为非洲培养100名神经外科、心血管专业、妇产科、儿科等专科医生。
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资金、装备、技术优势明显,中非双方已成功合作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中非区域航空合作计划正稳步推进。中方将进一步加强中非媒体人员交流互访,深化同非洲有影响力的媒体的合作,以中非新闻交流中心为依托,建立中非媒体合作网络。
中方愿继续扩大本币在投融资和贸易中的使用,与非洲有关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中方支持更多非洲国家建设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将通过选派汉语教师和志愿者、提供奖学金、组织来华夏令营、赠送汉语教材和文化读物等方式,继续支持非洲国家开展汉语教学。
中方坚定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将与非方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支持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继续推动中非互设文化中心。中方将设立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开展专题研讨、成果展示、企业对接、经验分享等活动,打造对非经贸合作新机制、论坛经贸举措落实新平台、地方对非经贸合作新窗口。中方将与非盟、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等共同发布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和行动计划,与非方分享中国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量身打造适合非洲国情、农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整合提升中国农业援非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粮食安全。为推动八大行动顺利实施,中国愿以政府援助、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融资等方式,向非洲提供600亿美元支持,其中包括:提供150亿美元的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加快和优化农产品检疫准入流程,扩大和便利双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四是实施绿色发展行动。中方将继续实施中非绿色使者计划,在环保管理、污染防治、绿色经济等领域为非洲培养专业人才。
推动与经认证的经营者制度较完善的非洲国家海关尽快实现互认。中非双方产业发展梯次对接,合作前景广阔。
开展光明行、爱心行、微笑行等医疗巡诊活动。内容解读: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非盟《2063年议程》七大愿景中,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强烈文化认同、共同文化遗产和价值观的非洲,提高文化产业对非洲GDP增长以及世界文明的贡献。
中方将根据非方实际需求,帮助非方编制区域、次区域、国别和领域发展规划,增强非方长远规划与统筹发展能力,提升中非合作的可持续性和前瞻性。为非洲国家及其金融机构来华发行债券提供便利,在遵循多边规则和程序的前提下,支持非洲国家更好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资源。当前,非洲国家正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非盟《2063年议程》将通过世界级的基础设施联接整个非洲列为重要目标。设立中非和平安全论坛,为中非在和平安全领域加强交流提供平台。
八是实施和平安全行动。中国已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理念,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开展公共卫生交流和信息合作,实施中非新发再发传染病、疟疾、血吸虫、艾滋病等疾控合作项目,为非洲培养更多专科医生,继续派遣并优化援非医疗队。中方将积极加强同非方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合作,将在中非科技伙伴计划2.0框架下,设立中非创新合作中心,构建中非技术转移网络,开展面向非洲的先进适用技术培训、示范与转移,实施国际青年创新创业计划,举办中非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推动中非科技交流及创新创业合作。
内容解读: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非洲国家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普遍诉求,也是非洲国家减少贫困,提高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中方还将与非方深化在标准推广、市场准入、人员培训、海关商检设施升级、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交流、建设一站式通关系统和检验检疫实验室等方面的合作。
在共建一带一路、社会治安、联合国维和、打击海盗、反恐等领域推动实施50个安全援助项目。鉴此,中方将在人文交流行动项下,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与非洲开展合作:――设立研究机构。中方将与非方加强在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宣传和规划等领域合作,帮助当地人民提升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中方鼓励和支持中非金融机构进一步深化合作,完善金融网络布局,推动中国金融机构在非设点、同非方组建合资银行等。
首届博览会将着力推动北京峰会新举措落实,鼓励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参与对非合作。中方还将邀请2000名非洲青年来华研讨交流,继续向非洲国家派遣青年志愿者,加强中非青年友谊,增进互相了解。
中方愿毫无保留地与非方分享中国的发展理念和经验,为非洲国家自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更多选项。打造中非媒体合作网络。
中方将加强政策引导,调动各方积极性,鼓励中国企业加强对非洲产业投资,特别是制造业、农业、金融服务、商贸物流和数字经济等传统及新兴领域扩大对非洲投资,支持非洲更好融入全球和区域价值链。支持设立旨在推动青年创新创业合作的中非创新合作中心。